我曾在民國七十一年十月翻譯一篇日文,投稿到「東和音樂月刊」,蒙他們不棄而刊出。現在我想重新打字輸入到電腦,
不知各位貓友有無興趣閱讀,所以先貼上已打完的部分,做投石問路。
◆ 前 言 ◆
「河合樂器製作」所對電子琴的要求,是不僅發出美妙悅耳之音,還要求發出自然的聲音,亦即目然樂器的原音。這種理想與抱負,在戲院型電子琴(Theater Organ) T30,已獲致極高程度的實現。可惜T30是類比系統(Analog System)
,複雜的電路造成龐大的體積。復經鍥而不捨的研究,終於完成了微電腦控制的DX系列電子琴,既能記憶大量的音色組合,又能將體積凝縮至家用電用電子琴的大小。在此佩服其有志竟成之際,特選譯一篇有關電子琴的文章,供讀者參考,希望能激發您在電子琴上的創造力。
對了! 世界各國各具個性的樂器與音樂,不時地吸各地人引們的嚮往,何不以該國的音樂為基礎,試試您的想像力,磨練您的感受性?
且讓我們搭乘數位快車(Digital Express),做一趟音之旅吧!
但此次旅行的夥伴是DX800或DX1800電子琴。
◆ 椰子樹下的臨場感 ◆
首先來到夏威夷。蔚藍的海洋、潔白的沙灘、以及閃爍陽光灑照下的椰子樹下,一想到這種充滿活力的舞台情景,音的影像便如泉湧。
夏威夷四季如夏,而且音樂裏面每幾個小節的尾端,常帶著拖長的「烏汪~」音。這種特徵與迅速切斷的探戈(Tango)正好相反。因此讓我們選用「預置打擊樂器」(Preset PERCUSSION)的「夏威夷吉他」(Hawaiin Guitar)來演奏旋律。利用腳開關(在表情踏板的右側)做「滑降音」(Glide)效果,便能表現音階微妙變化的感覺。又「管弦樂音色」(Orchestra)的「黑管」(Clarinet)加入後,可使聲音不會消失且能拖長,滑降音效果更易顯現。接著加上「鐘音效果」(Celeste) ,讓聲音更形寬闊,宛如置身於椰子樹下演奏的臨場感。
若欲進一步下工夫創作,可使用「反覆敲擊速度」(Repeat Rate)置於0的「木琴」(Marimba),做出竹製的木琴音,更具夏威夷風情。
伴奏部分,若將「演奏者音色」(Player Sound)即魔音琴的「趣味小喇叭」(Funny Trumpet)移至下鍵盤,與「人聲」(Singing Voice)的「阿」音(Ah)混合,不是可創出「背後合唱」(back chorus)的氣氛嗎?還有夏威夷人不能缺少的「烏庫列列」吉他(Ukulele),可用「自動琶音」(Auto Arpeggio)的「多重」(Multiple)配上「柔和」(Mellow)代用。
節奏部分可選用SWING或BOLERO,且將「音質控制」(TONE CONTROL),置於鼓音增強處,更具效果。
結束時加上6th ,把和弦分散開,碰觸滑降音開關,可使夏威夷情調達到最高潮。更不要忘了用「魔音琴」(PLAYER SOUND)的「白色雜音」(White Noise)製造海浪的聲音,置於樂曲約開始與結尾(INTRO AND ENDING)。